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满分作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循迹晓讲

颜方平 循迹晓讲 2020-09-04


想看美国骚乱、新冠疫情的系列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增长更多知识 


浙江省高考的满分作文在网络流传后,引起了很大争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篇文章使用了太多的生僻字,也没有将逻辑启程关系表达到位。


而给这篇作文打满分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则对此文给出了高度评价。


▲阅卷专家:不建议模仿


他说,这篇作文老到与晦涩同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并评价说该文逻辑严谨、说理到位,表达学术化,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

 

阅卷组组长的评价,与社会评价出现了两个极端,一边认为他非常善于表达,一边认为他表达不清。


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介绍,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


但同时也彰显了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存在巨大的分歧。

 

01.这篇文章到底写了什么?


 ▲文章第一段


第一段话出现了哲学家海德格尔、作家卡尔维诺的名字,还有嚆(hāo)矢、振翮(hé)等生僻字词。


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不应纠缠具体问题,而应该探讨存在本身的意义。对于人的存在,他认为人处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他把这种整体联系称为“四维体”。人应该在世界中作为将死的过客居住,并且珍惜它,而不是操控世界。


▲马丁·海德格尔(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


不过,这篇作文的意思和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引用了一句话而已。

 

“嚆矢”中的“嚆”意为箭矢发出的声响,嚆矢就是响箭,被比喻为事物发生之前的预告。“振翮”是鸟扑扇翅膀的样子,比喻起飞。


如果对生僻词和旁征博引式的表达进行简化,这一段的意思就很简单:虽然现代社会中,传统正在瓦解,传统对我们寄予的期待也不应成为我们的生活目标,但我们不要太过激烈地去反对传统。


 肯綮(qìng)祓(fú)

 

第三段中出现的麦金太尔是英国哲学家,主张回归传统的德性伦理,即从德性出发,探讨人类的行为。


同样的,作文与麦金太尔的哲学也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引用了这一句话,表达个体无法脱离群体的意思。


▲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泰尔(Alasdair Chalmers MacIntyre),1929年1月12日出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哲学家,圣母大学研究哲学的奥布赖恩高级教授


这一段大意是我们在感受到社会家庭对个人意志的羁绊时,并不能准确认识到社会和家庭的这种羁绊对我们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而由于我们认知的局限,反而加剧了我们对社会和家庭的批判态度。


祓除原指上古时期一种消灾的仪式,后来引申为清除,消除。

 

后来,作文又提到了“祓魅”和“赋魅”,可能是受到一本名为《祓魔与返魅:麦克道尔的最低限度经验主义》的哲学著作的启发。

 

▲觇(chān)

 

本段中的“觇”,意思是偷窥。


作者希望表达的意思是,“人从家庭与社会的角度看自我”,这里的看与“偷窥”并不是同一个意思,用“觇”显然不太合适。这一段依然是在表达,人不应该一味的批判从某一个固定角度看自我的认知方式,而应该接受各种不同角度看自我,其本身具备的价值意义。

 

▲相关媒体报道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说:“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作者用最后一段话来揭示了他最重要表达的观点,希望人在保持一定个体独立性的同时,也能不要为了独立而独立,试着去接受、去热爱原本的社会环境。


这一段的生僻词是“婞(xìng)直”,出自《离骚》:“曰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意思是倔强刚直。作者希望表达的意思是坚持自我,似乎也不能与“倔强刚直”划等号。

 

把这篇文章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年轻人不应该过分、彻底地反传统。虽然我们有反传统的本能,但是反得太过就不好。我们都来自于传统的社会和家庭,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经验阅历去支撑抛弃传统后的社会生活。我们的生活目标本来就是在和传统社会和家庭中形成的。不能为批判而批判,批判要有内容有价值。所以我们既要保持自身的独立,又要试着接受传统,才更有利于成长。

 


02.这篇文章到底好不好?

 

文章引起热议的主要方面是生僻词太多和语言太过晦涩。作者用的生僻词,有些是在表意上是较为准确的,如嚆矢、振翮、祓除,而有些在表意上就不够准确,如觇、婞直等,严格来说属于乱用


但是不管是表意准确还是不准确,这些都不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仅仅在古汉语中出现过,且并不多见,如“嚆矢”、“婞直”,在古汉语中也属于少用的生僻词。

 

语言的本质是表达。表达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需要表达的意思。


我们所熟知的散文名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即使他们的文章是文言文,现代人读来依然朗朗上口,几乎没有看不懂的生僻词。


辛弃疾《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著名词人辛弃疾被称为用典大家,如《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几乎句句用典,但也都仅限于人们所熟知的典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读者只要对历史文化稍有概念,都能明白他的意思。


但“嚆矢”、“婞直”等词汇,其词源都是来自上古时期,当时汉语的语言文字尚未成熟,古人为了表达临时创造一些字词都是有可能的。


这些词汇之所以逐渐成为生僻词,就是因为它们不利于人们交流传播,故而被弃之不用。在语言文字已经大大通俗化的现代,如果还有人使用这些词汇,肯定是一种倒退。

 

至于语言的晦涩问题,主要体现在作者经常使用长句。现代汉语中逻辑函套式的长句本是中外交流的时候,为了准确翻译西语,而逐渐形成。


汉语本身是不太有逻辑复杂、语义函套,具备类似西方语言从句性质的长句的。近代以来,翻译需求大增,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一句话都能按照信达雅的标准给出完美翻译,为了准确,只能牺牲译文的流畅性,以更接近西方语言的长句来表达。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译作,长句尤其多,包括这篇作文的作者比较感兴趣的哲学。我想,他使用的晦涩语言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他阅读过的中译本哲学著作的影响。

 

▲现代人创作的《生僻字》歌曲


虽然生僻词和语言晦涩都可以被认为是问题,但这两点却不是这篇作文最大的问题,作文最大的问题是,它完全不足以作为一篇文章而存在,因为它完全不符合议论文的规范论述


作为一篇议论文,需要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并非像八股文那样,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因为这三大要素本身就是人们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论点是阐明观点,论据是证明观点的事例,论证则是说明论据怎样支撑观点。反观这篇作文,作者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全部是在阐述观点


他的观点有:不应该过度反传统、对传统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传统也有其价值、独立性本来就脱胎于传统性、要兼顾独立和传统。

 

然而,他每一个论点都不带任何论据和论证,论点就仅仅是论点。尽管论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承续关系,但每个论点都不进行证明,通篇就只有简单的说教,单方面的观点灌输。


▲初高中作文的必备素材


或许有人说,作者引用了很多名家的话,难道不能证明论点吗?引经据典,从来就不是为了证明论点。为谁也没办法证明名人名家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引经据典的作用在于对观点进行强调,说明,这不仅仅是我的观点,而是名人名家也有同样观点。


但还是要对观点进行证明。否则,两个观点互相印证,岂不是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毫无意义。


不仅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很多人都经常犯这种错误,表面上看起来,言必称古书、古语,以此证明自己的话是绝对正确,但实际上都是毫无逻辑的梦呓。

 


03.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在高考语文考场上,需要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构思一篇文章,还要在没有任何参考的前提下写出这么多复杂的古词和名家著作,实属不易。


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说是有很宽广的阅读面,并且他一定是个哲学爱好者,对一些哲学家和他们的著作也有所了解。

 

对于一个想法,如果考生无法当场构思出完整的文章,可以调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堆砌词藻,凑足一篇800字的作文,这也是一种应考策略。


而且对于这位考生来说,他的阅读积累、学术训练,已经可以让他熟练运用语言,虽然写的文章不足以说明论点,但也尽可能表达了他的意思。


▲高考大军


从文章来看,作者在高中阶段对哲学有相当兴趣,作为高中生来说,学习哲学无可厚非。哲学不是高中阶段的科目,学习哲学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以中国教育的特点,学生从小都缺乏逻辑方面的训练,很少有高中生有能力以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说明事物,相应的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哲学家的观点。

 

记忆并不难,理解却很难。从作者对几位哲学家的引用来看,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话,似乎也能说明他的关注点可能绝大多数都在浅显的话语中。


作者为了完成作文,使用了很多哲学概念如传统、批判、认知、实践等,他的文章不仅在堆砌观点,更是堆砌概念。


这是典型的一知半解之后的结果,因为一知半解,人会处于一种膨胀期,自认为可以熟练运用所掌握的部分知识。许多高中都出现了哲学社团,孩子们在其中讨论问题固然是应当鼓励的,但学校更应当注重引导,倡导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某高考网站上的资料


作者还十分熟练于某种固定的行文套路。


如“风头猪肚豹尾”,文章的起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如同凤头一样俊美精采;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充实丰满;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宕开警策,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在实践中,很多人做不到猪肚,即充实丰满、言之有物,但却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做到凤头豹尾,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对于高考阅卷老师来说,可能不到十分钟就阅完一卷,只要头尾写得好,中间往往不加细看。如此便形成了一套重视头尾、轻视内容的应试作文范式


此时,如果一些学生阅读面特别广,有能力在文章的全部区域都堆砌词藻和修辞,正如这篇浙江满分作文的作者,以凤头和豹尾两种元素堆满全文,彻底拿掉了猪肚部分,也能博得阅卷人的眼前一亮。

 


结语

 

总之,这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并没有写出一篇合格的议论文,通篇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和论证,同时也没能解释清楚文题中“生活在树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文章纠缠在堆砌哲学概念和晦涩辞藻中,缺少对生活真实的观察和真情实感的表达,更缺乏对哲学思想真正内核的充分认识。

 

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肯定也是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而且他应该有良好的出身,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绝大多数普通学生都接触不到的资源,拥有远高于其他学生的人文修养。


至于一篇作文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更多的是该文从39分到评为满分,中间相差21分,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这21分的巨大差距,足以让大家感到焦虑。


这让我们想到,一些人可以在高中就举办社团、参加读书沙龙,另一些人则在喊口号和题海中度过高中时光。在这样的差距下,阅读和思考成了从未存在过的奢侈品,乃至于稍有积淀的学生就能脱颖而出。


而这篇作文最后能判为满分,主要还是阅卷人的问题。对这篇文章的高度评价,凸显一些人的想象力的贫乏。


一篇概念拙劣、立意逢迎的文章,能够得到满分,被当作了典范,只能证明阅卷老师自身水平有限,以及高考作文整体水平的低下


作为文章的作者,他既有深厚的阅读积累,又有应试的技巧诀窍,他并不是我们应该集中火力批判的对象,因为作为学生,他也许是学歪了,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他已经足够优秀。


(完)


谁敢卖TikTok谁就是卖国贼?| 循迹晓讲


感染480万,美国疫情为何面临失控?| 循迹晓讲


千岛湖惨案:历史就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 循迹晓讲


「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是什么把他推向了反叛之路?| 循迹晓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